一、年关将至 一月份市场迎来利好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里,我们经历了天然气十分反常的一年,总体呈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市场现象。同时也见证了全球出现的能源危机,但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2021年的冬天,中国却出现一种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往年的气荒危机也没有继续上演。总体来看,去年12月份,主产地出货价格高位回落后,徘徊在4600元/吨。这样的市场行情,在冬季显得极为萧瑟,在2022年的1份或出现转机,市场将会出现一波利好行情。
从2022年起,海气强势推涨,华北地区因窗口期到期,上游资源方的供应有所减少,又加上北方地区有供暖需求,因此天津、山东地区接收站纷纷上调价格,增长幅度在区海气在100元/吨。华东地区,浙江地区受疫情影响,接收站出货受阻,对周边接收站销售形成利好,元旦假期也纷纷上调价格。华南地区一方面因西南区域假期高速限行政策,需要海气资源来填补远端市场空缺,另一方面窗口期用户减少,竞争压力有所减缓,资源方顺势推涨。
随着海气的涨价,原本在成本线徘徊的国产资源看到市场利好趋势,在元旦三天假期中小幅试涨。
从供应方面来看,欧洲近期凛冬已至,天然气价格已达到今年年初的6倍,中小型工业启动困难,引发对欧洲未来经济市场的堪忧。截至12月24日当周,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欧洲 天然气库存量为21,662.84亿立方英尺,环比下跌1,288.96亿立方英尺,跌幅5.62%;库存量比去年同期低7,709.8亿立方英尺,降幅26.25%。据了解,目前部分中国进口商将LNG货船转卖去欧洲市场,国内能源供应也随之减少。
从需求方面来看,一月中旬,一场强力寒潮即将到达北方地区,与区内供暖需求强劲,且年关将至,城燃要做好补库准备,市场需求力将有所上升。由此我们可以预测,除夕前,市场价格将有所回温,但涨幅有限,海气出货价最高上限将会达到5300元/吨。
来源:隆众资讯
二、上半年行情预测
2021年末,受2020年冬季天然气不足的影响,今年发改委已经安排好了保供任务,今年冬季供暖期的保供任务一共是1600亿方,国内上游库存一直处于高位,部分液厂及接收站存在憋罐风险。
2022年初,由于国际成本长期处于高位运行,接收站窗口期与1季度受理名额较少,因此国内海液市场低价液态量缩小,另外,由于国内部分地区污染治理任务尚未达标,部分地区工业存在限产行为,需求有所下降,1月份国内整体价格走势将维持目前震荡趋势触底反弹,但由于管道气与LNG整体气源充足,反弹幅度不大。
2月国内恰逢农历新年,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外加专家预言“拉尼娜”现象并未发生,气温不断回暖,市场实际需求保持下降趋势,价格也将随之下降。
3月份佳节刚过,返工潮出现,工厂逐渐复工复产,国家重要赛事基本结束,北方环保限制有所放宽,工业需求有所增加,但随着供暖季结束,城燃需求趋近于无,市场价格仍呈下降趋势。
4月份第二季度窗口期资源涌进国内,窗口期实际成本受欧洲套利敞口影响维持高位,窗口期资源为抢占市场会存在大幅降价出货行为,4月份为接收站年度合同传统结算月,新的一轮政策即将制定,市场竞争将会激烈。
5月份窗口期资源与国内老牌上游竞争逐渐稳定,各方为保持进口成本均衡及保证管道气用户稳定,市场价格将会有所反弹,但整体以低价运行为主。
6月份市场持续保持淡季状态运行,夏季高温或许会导致南方发电需求增加,但由近年南方枯水期导致的发电增长量可知,南方LNG发电实际需求难以影响整体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价格将仍保持低位运行。
来源:隆众资讯
三、2021年全国能源生产情况
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中,除发电量同比有所下降外,煤、油、气均不同程度增长。2021年,原煤、原油、电力生产比上年加快,天然气生产增速放缓。
其中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继续加快,进口由增转降。随着增产保供政策持续推进,12月份,生产原煤3.8亿吨,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5.2%,日均产量1241万吨;进口煤炭3095万吨,同比下降20.8%。 2021年,生产原煤40.7亿吨,比上年增长4.7%,比2019年增长5.6%,两年平均增长2.8%;进口煤炭3.2亿吨,比上年增长6.6%。
煤炭价格回落。12月31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分别为每吨773元、692元和584元,比11月26日分别回落213元、199元和208元。
原油生产增速略有回落,加工量由增转降。12月份,生产原油1647万吨,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月放缓1.0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2.6%,两年平均增长1.3%,日均产量53.1万吨;加工原油5873万吨,同比下降2.1%,上月为增长2.2%,比2019年同期下降0.1%,两年平均下降0.1%,日均加工189.5万吨。
2021年,生产原油19898万吨,比上年增长2.4%,比2019年增长4.0%,两年平均增长2.0%;加工原油70355万吨,比上年增长4.3%,比2019年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3.6%。
原油进口由降转增,国际原油价格上涨。12月份,进口原油4614万吨,同比增长19.9%,上月为下降8.0%;2021年,进口原油51298万吨,比上年下降5.4%。12月31日,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为77.24美元/桶,比11月30日的70.86美元/桶上涨9.0%。
天然气生产放缓。12月份,生产天然气1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月放缓2.1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7.9%,日均产量6.2亿立方米。2021年,生产天然气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2%,比2019年增长18.8%,两年平均增长9.0%。
天然气进口增速回落。12月份,进口天然气1165万吨,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上月回落14.0个百分点。2021年,进口天然气12136万吨,比上年增长19.9%。
来源:能源圈
四、不破不立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2021年天然气市场大事记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天然气市场风云变幻却又葳蕤蓬勃。“托运商”入市,打破了之前寡头垄断的进口天然气市场,天然气多元供应时代正式来临;多家省级管网公司并入国家管网集团,理顺供气环节,基础设施配置更加合理;多省出台大工业直供标准,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多方利益重新协调。隆众资讯梳理2021年大事记,带您回顾百转千回的天然气市场:
1、进口天然气返税政策延续,利好新晋托运商
财政部等六部委发文,明确符合规定项目所进口的天然气,相关进口企业可申请办理天然气进口环节增值税返还。这一政策将在鼓励供气企业进口、缓解供气企业财务压力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缓解当前供气企业“多进口多亏损”的困境。
2、完善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探索推进终端用户销售价格市场化
“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发布,有利于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加快打造“全国一张网”,促进资源流动和多元竞争市场形成,推动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国家管网中长协窗口期产品推出 保障冬季能源安全
国家管网集团于2021年8-10月开展LNG接收站中长期“窗口期”集中受理工作。本次中长期集中受理是国家管网集团实施LNG接收站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的又一次创新,为托运商利用国家管网LNG接收站设施采购LNG资源提供了便利,对国内天然气稳定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 天然气过渡能源作用凸显
方案中将能耗强度降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基于我们“富煤、缺气、贫油”的能源供应格局,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但基于我国国情,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过渡能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5、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 天然气重点应用领域被明确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对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的作出了明确指示,提出天然气的首要任务保障民生,那么在天然气较为紧张的时期,会优先保证居民用气。工业用气和化工用气作为可中断不再鼓励,发展将受到一定制约。天然气发电将在合理范围内发展,对天然气作为车船燃料积极鼓励,但不是单一加气,会结合电、氢等能源一同发展,油气电氢混合站将是大势,另一方面,对非常规用气的开采加大力度,后期可能会出台相应政策。6、国内首船整船载运液化天然气罐柜运输业务开展 LNG运输再添新方式
4月8日,在烟台海事部门的全程监管下,自马来西亚启航的中国籍“泛舟6”轮载运着205个液化天然气罐柜,安全靠泊烟台龙口港14号泊位。这标志着龙口港成为国内首个成功开展整船载运液化天然气可移动罐柜业务的港口,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LNG进口运输方式,促进了环渤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7、50艘! LNG动力船舶推广加速
3月31日,广东省航运集团首批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建造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的顺利开工,将促进珠江流域船舶节能减排,壮大内河船舶运力规模,推进内河水运绿色高效发展,助力江海联运和多式联运,更好履行推动绿色环保和经济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8、国家管网接管北京管道公司和大连LNG公司, 油气“全国一张网”完成整合
国家管网集团接管原中国石油昆仑能源下属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和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股权。这标志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油气主干管网资产整合已全面完成,实现了我国全部油气主干管网并网运行。
9、多地能耗双控加码 LNG供需均受影响
进入9月,广东、江苏、浙江等多地陆续加码管控措施,拉闸限电、停工停产,这也对LNG生产及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受双控影响,多地终端工厂陆续停工,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据抽样调查显示,国内终端减少约30%-40%,市场供需向供大于求倾斜,整体市场表现不佳。
2021年已经结束,万众瞩目的供暖季又走出了与预测完全相悖的走势,天然气市场看似平静却又难以捉摸,供暖季还有2个月,市场仍有万千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隆众资讯
五、德国天然气储备或将在冬季耗尽
据RT报道,德国是欧洲地下储气能力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如今,其天然气储量与往年相比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据俄新社援引德国经济部发言称,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的储气设施综合登记册,截至2022年1月11日,德国储气设施已满50.6%。理论上,这相当于17.7天的可用量。
此前,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尚未预订2月份通过亚马尔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任何产能。
德国网络运营商Gascade数据显示,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Yamal-Europe pipeline)周一连续第28天将天然气从德国向东输送至波兰,该管道通常将俄罗斯天然气向西输送至欧洲。
自12月21日以来,波兰和德国之间的路线一直以反向模式运行,给欧洲天然气价格带来了上升压力。
经济学家们警告说,进入冬季后,能源价格会飙升,他们说,在10月开始的本天然气年度,欧洲还没有发现自己实际缺乏天然气。
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司数据,截至1月12日,欧洲储存设施总体上已满49.33%。如果目前的提取速度持续下去,欧洲的储备可能在冬季交货结束时完全耗尽。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