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2022年5月

2022年 6月 1日
作者:哈纳斯

一、本届世界天然气大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本届大会主题为”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可持续未来”,大会上,有超过260名演讲者就全球天然气行业技术、商业、战略以及天然气和能源市场面临的机遇分享洞见。本届大会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战略领域:

环境保护:应对环境挑战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加强政策宣传以提高公众接受度。

市场活力:提高天然气的可负担性,消除可能影响天然气需求的障碍,加强与其他组织的战略伙伴关系,发挥天然气的自身优势,建立适当的政策框架合作。

创造价值:通过技术创新及与可再生能源合作,增加天然气在新兴领域的作用,推动天然气作为未来重要可持续能源来提高生活质量。

在需求方面,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中国和韩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均增长了15%。在经济复苏、发电用气需求增加以及工业部门煤改气的推动下,中国的增长最为显著。     

在合同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合同的回归。市场参与者对LNG需求的信心似乎很强,中国买家引领长期合同回归。2021年全球签署了超过45份长期合同,约7000万吨/年。其中,中国买家的合约约占三分之一。

5月25日,第29届世界天然气大会(WGC2025)举行了各项筹备工作启动仪式。国际天然气联盟中国国家组织委员会主席曹育军在启动仪式上介绍,第29届世界天然气大会将于2025年5月19日—23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双奥之城”北京将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全球能源行业关注的焦点。

二、发改委:进一步完善气化服务定价机制

中国国家发改委26日对外公布《关于完善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气化服务定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气化服务定价机制,规范定价行为,合理制定价格水平。这是中国首次专门就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制定政策文件。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接收站是进口液化天然气资源的重要通道,2015年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由中央下放至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近年来,随着国家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持续推进,接收站逐步向第三方开放,但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气化服务定价方法,加之一些省份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多年不调整,不利于接收站公平开放。

据了解,此次《指导意见》明确了气化服务价格定义及内涵,将气化服务价格由政府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鼓励“一省份一最高限价”,并明确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制定最高气化服务价格。

前述负责人表示,将气化服务价格由政府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可以在保持政府监管的前提下,赋予接收站一定定价自主权,建立更加灵活、更有弹性的价格机制,有利于激发接收站积极性,更好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供需的积极作用。鼓励实行“一省份一最高限价”,有利于通过标杆价格方式,引导接收站合理定价,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促进天然气行业上游统一大市场形成。

负责人指出,《指导意见》为各地制定和调整气化服务价格提供了标准和参照,有利于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规范定价行为,合理制定价格水平,推动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助力接收站公平开放,促进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国内最大容积液化天然气储罐气顶升作业成功完成

5月17日,国内最大容积液化天然气储罐气顶升作业在山东青岛成功完成。

中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储罐由我国自主研发,直径达100.6米,高55米,相当于1个足球场的面积,20层楼高。

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青岛液化公司总经理吴斌:本次安全平稳完成气顶升作业的是国内首台27万方全容式液化天然气储罐,也是目前国内建设速度最快、容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气顶升成功)标志着外罐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即将开始内罐施工。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山东省目前唯一一座正在运营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新建储罐)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投产。届时,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年供气能力将达到165亿立方米,可为山东省、环渤海乃至华北华东地区持续稳定提供清洁能源。

来源:央视网

四、国家统计局:4月份生产天然气1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4月份能源生产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生产天然气1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放缓1.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9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809万吨,同比下降20.3%,降幅比上月扩大12.5个百分点。前四月,生产天然气7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3587万吨,同比下降8.9%。

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欧盟内部分歧明显

欧洲联盟成员国领导人就部分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达成一致后,5月31日围绕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展开讨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主张对俄制裁加码,在新一轮制裁中加入“禁气令”;德国、奥地利等国坚决反对,称这一话题“不在讨论范围内”。

欧盟5月30日、3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讨论对俄制裁等议题。在30日的会议中,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同意立即禁止进口75%的俄罗斯石油,由管道供应的石油暂时例外。这为欧盟推动实施第六轮对俄制裁扫清障碍。

按路透社说法,对俄部分“禁油令”获得通过后,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成为欧盟成员国之间新的争论焦点。

欧盟内部分歧明显

5月31日会议开始前,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提出,应在第七轮对俄制裁中加入“禁气令”内容,但她承认对此不抱太大希望。她对媒体记者说:“我认为,天然气必须纳入第七轮制裁,不过从现实来讲可能办不到。”

拉脱维亚总理克里斯亚尼斯·卡林斯对禁止进口俄天然气表示支持。按卡林斯的说法,欧盟就部分禁止进口俄石油达成一致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主张遭到欧盟多国反对。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告诉媒体记者,欧盟不会在第七轮对俄制裁中讨论禁止进口天然气。他说:“天然气禁运不会成为讨论话题,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也已经明确表态。”

“断气”不同于“禁油”

俄乌冲突升级前,欧盟所需天然气的大约40%、所需石油的大约30%从俄罗斯进口。按内哈默的说法,“禁油令”和“禁气令”情况不同。他说:“俄罗斯石油较为容易找到替代品,但天然气完全不一样。因此,天然气禁运不会成为新一轮制裁的讨论话题。”

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暗示,欧盟暂时不需要扩大对俄制裁。谈及欧盟达成的部分“禁油令”时,他说:“这是重要的一步。让我们暂停一段时间,先看看这一轮制裁带来的影响。”

在他看来,禁止进口俄天然气对俄罗斯的影响将小于“禁油令”,但会给欧盟带来更多难题。

欧盟委员会分管能源事务的委员卡德丽·西姆松上周说,欧洲正在尽可能多地储存天然气,欧盟国家正在快速提高处理液化天然气的能力。但是,要应对俄完全切断对欧盟成员国天然气供应的情况,欧洲还需做更多准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