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LNG市场发展势头足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LNG(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达7132万吨(约9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6%,再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LNG进口量占全国天然气进口量的59.4%,较上年上涨1.2个百分点。新增LNG接收能力创历史最高记录,储运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LNG进口能力加速释放,各梯队进口商也各显神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梯队间战略布局逐渐明朗。
调峰能力渐强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LNG进口增速由负转正,现货增加约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从来源看,进口LNG主要来自俄罗斯、卡塔尔等国家。
LNG进口量增加的同时,新增LNG接收能力也创历史最高纪录。2023年,全国新建4座LNG接收站,扩建2座,合计新增LNG接收能力1880万吨/年。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投运LNG接收站28座,总接卸能力达1.16亿吨/年。
“随着进口量增长和接收能力不断提高,LNG进口设施建设灵活,逐渐成为调峰保障主力。” 隆众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孙傲雪说。
“‘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推动LNG调峰保供,LNG市场蓬勃发展,开放化程度高,吸引了一大批国有和民间资本注入。尤其是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第三方窗口期租赁服务为LNG市场增添了活力。” 孙傲雪解释,“随着‘十三五’期间审批通过的LNG接收站近年接连投运,LNG进口能力快速释放,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
相对于LNG接收站的灵活性而言,敷设进口天然气管道则困难重重。“首要因素是建设进口天然气管道需要多个国家协作,受国际政治格局影响较大。同时,敷设天然气管道成本高、利润回报周期长,对想要参与其中的资本方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管道气进口能力为1089亿立方米,约占全国进口能力的36%。”孙傲雪说。
梯队间布局明朗
《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进口LNG企业多达12家,同比新增4家,其中新天等企业为首次进口,进口主体不断多元化。
“从‘三桶油’来看,其战略重心逐步由进口商向国际贸易商转移。在俄乌冲突影响下,亚欧国际套利窗口开启,长协转卖带来一定利润,同时出于对资源供应越来越充裕的预判,‘三桶油’近年新签长协逐步转变为FOB模式(离岸价),便于在国际市场转卖。”一位天然气行业人士说。
与此同时, 第二梯队进口队伍逐步扩大,新增新天、北京燃气、广州燃气、浙能、佛山燃气和香港LNG等新进口商,其投运接收站逐步上马,为进口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以上新增进口商2023年进口量170.61万吨,占全国液态进口市场总量的2.38%。”孙傲雪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报告》也显示,第二梯队进口队伍LNG接收能力占比25%,同比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
“不过,由于目前进口成本难以传导至下游,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入进口商的进口。”孙傲雪说,“第三梯队进口商多为国内大中贸易商或有自有终端的大型用户,这部分用户普遍拥有较稳定的分销客户或终端,能够合理消化资源,但用户规模较小,多以窗口期或多方拼船购买资源为主。今年以来,已经进行资源进口的企业有山东奥德、京燃能源、深圳能源、华润燃气等。”
未来竞争或将加剧
《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建LNG接收站超过30座,建成后接收能力将超过2.1亿吨/年。中国海油、申能等企业新签LNG长协开始履约,将成为LNG进口增量的主要来源,预计全年LNG进口7711万吨(约10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
今年,预计还有2座LNG接收站扩建项目投入运营,8座新增LNG接收站相继投产,并且多数项目将于年底投产,LNG接收能力将会达到17029万吨,较2023年提升4075万吨。此外,2023年新投运的4个接收站也将在2024年常态化运行,LNG进口量预期增幅较大,各进口商之间的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
“在接收站建设如火如荼、接收能力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行业向上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价格管理和服务质量。”上述天然气行业人士说。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目前多地正加强 LNG 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管理。其中,海南省发布《关于加强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管理的通知》,山东省发布《关于明确LNG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关于加强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管理的通知》,广东省发布《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气化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明确LNG接收站汽化服务价格。
来源:人民日报
二、LNG价格,海陆之间竞争激烈!
当前,在东北亚LNG库存水平高企、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下,中国进口现货LNG价格进一步走跌。
近期,国际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
来自咨询机构金联创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9日,东北亚LNG现货到岸价为9.81美元/百万英热,折合到岸含税(含加工费)价4112.4元/吨,环比下跌9.4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下跌58%,为今冬以来首次跌破10美元/百万英热,也是自2023年6月14日以来的最低点。
事实上,经历了2022年的价格高位后,国际天然气市场自2023年起整体呈现供需宽松态势,LNG价格大幅回落。当前,在东北亚LNG库存水平高企、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下,中国进口现货LNG价格进一步走跌。
价格大幅走低
来自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9日,中国进口现货LNG到岸价格(近月,下同)为9.84美元/百万英热,近半年来首次跌破10美元/百万英热大关,相较于近两个月以来的最高点16.377美元/百万英热,降低了6.537美元/百万英热,降幅约40%。而在一年前的同期,中国进口现货LNG到岸价格在20美元/百万英热以上。数据显示,2023年1月10日,中国进口现货LNG到岸价格为22.290美元/百万英热,是当前的2.26倍。
国际LNG价格走低,也影响了国内LNG市场。好气网最新分析指出,1月11日,97家国内LNG工厂、接收站气源市场均价为5519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62元/吨。接收站近期供应十分充裕,成本下行使海气出货的经济性增强,已有接收站大幅下调LNG挂牌价格1000元/吨。受海气价格下降冲击,液厂价格连续大幅下行,海陆之间竞争激烈。
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王亚飞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分析指出:“东北亚地区今冬气温较往年同期水平偏高,燃气供暖需求疲软。同时,日、韩两国致力于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天然气需求下滑明显;另外,在经历了2023年消费总体低迷之后,东北亚LNG库存水平及欧洲储气库库存水平均高于近五年同期,库存高企令现货采购需求持续低迷。当前,1月后期东北亚仍未见寒流造访,需求前景看跌,叠加2月交付合约期的逐渐临近,一些投资者急于出清手中2月货物。”
低价现货激发了中国贸易商的采买热情。王亚飞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据了解,中国买家已有6—8批货物确定采购,计划于1月底至3月初以9.6—10.6美元/百万英热的价格交付。”
去年全球市场供需偏宽松
事实上,2023年以来,全球天然气市场整体供需相对宽松,LNG价格回落明显。
“国际天然气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巨大冲击,俄欧冲突之下,俄气迅速退出欧洲市场,导致全球LNG短时间内极度紧缺,价格大幅上涨。2023年,对于全球各地区市场来说,是继续消化冲击的一年,2022年的极端高价对基本面的影响在2023年延续,并使得价格在2023年整体开始回落。”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李祖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睿咨得能源高级分析师熊维对《中国能源报》记者指出:“2023年,欧洲、亚洲以及美国三大区域的LNG价格相较于2022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主要天然气需求地的消费需求都比较疲软。
欧洲的需求恢复缓慢,亚洲地区包括中国的需求也在逐步恢复中。加之这个冬季还没有出现长时间低于正常范围的寒冷天气,LNG需求也并不是特别强劲。另一方面,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全年的天然气库存整体偏高,虽然冬季开始已经有所消耗,但相比于前几年,库存水平还是比较高。需求疲软叠加供应充足,整体市场供需相对宽松。”
熊维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欧洲的TTF、亚洲的JKM平均价格均在13—14美元/百万英热,相较于2022年30—40美元/百万英热的年均价格,回落超过50%;美国的Henry Hub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从2022年的超过6美元/百万英热,下降到2023年的不到3美元/百万英热,回落同样超过50%。
远期价格预期保持平稳
“LNG价格走低,进口成本下降,国内采购现货增加,国内天然气供需面宽松,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下降,国内LNG价格相较于LPG(液化石油气)、柴油等替代能源价格优势显著,LNG重卡销量增加显著。此外,2023年国内经济向好,LNG价格走跌助推了下游工业开工率的提升,2023年天然气消费量逆跌转涨。”金联创分析师高永录指出。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1—11月,中国LNG进口量为6306万吨,同比上升7.91%。主要原因是服务业恢复、水电下降和夏季高温导致的发电用气量增长,但尚未恢复到2021年同时期8712万吨的水平。
2024年,国际LNG价格走势如何?
在熊维看来,从基本面分析,目前LNG价格再往下走的空间不是很大。“2023年全球LNG价格确实出现了大幅回落,但从去年八九月份之后,大概就平稳在10—1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区间,主要是需求恢复比较乏力。另外值得注意的,现在全球LNG的供应增长比较有限,整个2024年,预计全球LNG供应可能只有3%的同比上升,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并不大。我们预计2024年LNG价格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化,欧洲的TTF和亚洲的JKM价格,大概在12—13美元/百万英热,美国的Henry Hub价格大概在3美元/百万英热左右。”
“全球市场维度下,2024年会是风险加速缓释的一年,有望进入俄气退出后的新平衡,形成各地市场新的波动区间,整体上呈现亚欧等进口市场价格重心下移,北美出口市场在筑底后反弹收缩进出口价差,各地市场价格联动再度开始加强。总体看,预计中国LNG市场会较国际市场走弱程度更低。”李祖智表示。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三、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全球天然气贸易数据称,2021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总量达到3.77亿吨,同比上涨6%。但IEA同时表示,这一增长速度很可能因LNG供应紧张以及需求增速放缓而有所减慢,预计2022年,全球LNG贸易总量将为3.92亿吨,增幅仅为4%。
从LNG贸易来看,2021年,全球LNG贸易总量同比上涨6%,与往年趋势相同,亚太地区仍是推动全球LNG贸易量增长的“主引擎”。
2021年全球天然气需求持续火热,但全球天然气上游开发投资不及预期和LNG市场整体产能下降这两大因素让天然气市场供应出现紧张,供应紧缩已经成为了目前天然气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
数据显示,2021年,亚洲天然气需求呈稳健上涨态势,同比涨幅高达7%。其中,东北亚地区国家是天然气消费的“主力”,天然气需求增量占亚洲净增长量的82%以上,中国、日本、印度、韩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天然气消费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欧洲、北美、南美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也都出现了一定增长。IEA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显著上涨,但随着欧洲气价高涨,第三季度起欧洲天然气消费量出现下降,全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速维持在5.5%的水平。
为了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以及应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欧洲2022年1月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增至一年前的4倍,随着乌克兰局势动荡风险加剧,欧洲还将向美、日、中东地区寻求更多LNG进口。
天然气的优点包括资源丰富、排放污染低、价格低廉等,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燃料,大部分人都将天然气作为继煤、石油之后的世界上第三大能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比重仅为8%左右,而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比重都在20%左右,对于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来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不仅如此,随着国家管网体制改革,下游的销售单位竞争会更加充分,而这种竞争将带来效率的提升,会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参与进来,市场化程度会更高,更有利于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进口LNG价格采取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势必造成天然气进口价格的波动,国际油价的涨跌对我国进口LNG到岸价格产生冲击作用,且负向影响更为显着,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长期均衡关系。此外,还存在其他诸多因素会对LNG进口价格产生影响,如全球经济形势对天然气进口价格有正向影响作用,全球经济活动比较活跃时,天然气需求旺盛从而引起价格的上升。
预计未来LNG天然气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加,用于发电的消费增量比重有较大幅度缩减,工业应用将取代发电成为推动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23年,工业应用将占据天然气消费增量总量的40%以上,主要用于亚洲地区新兴市场的化工及化肥用气,据此,天然气将更多地作为原料而非燃料应用到社会发展中,大幅提高了天然气利用的产业附加值,更加有利于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有所下降。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约3250亿方,同比增长6.86%;产量1889亿方,同比增长8.77%;天然气进口1413亿方,同比增长5.34%,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仍旧处在高位,达到41.89%,较上年下降1.02个百分点。1-2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629亿方,同比增长13.18%;产量348亿方,同比增长10.89%;进口天然气289亿方,同比增长17.40%;对外依存度44.66%,创历史新高。
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供需宽松,国内天然气上产潜力大,供应保障基本可控。天然气发电对于我国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前景广阔。到2025年,气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1.5亿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6%左右;到2030年,气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5亿千瓦左右,占比达8%左右。
来源:液化天然气产业协会
四、全球LNG需求攀升 中国市场成重要增长引擎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月9日至16日,中国石油春节期间累计供应天然气超53.6亿立方米,占全国供气量六成以上,最高日供气量达7.5亿立方米,彰显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石油巨头壳牌发布的《壳牌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2024》(以下简称“《LNG前景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工业领域煤改气步伐加快,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使用更多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来支持其经济增长,预计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将增长50%以上。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净零排放的推进,中国正成为引领全球天然气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包括道达尔能源、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马石油”)等在内的多家LNG产业巨头抢滩中国市场。
全球需求量攀升
春节期间,为保障能源安全供给,中国石油储气库和LNG接收站“气场”全开。记者从中国石油方面了解到,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在节日期间累计采气1亿立方米。
事实上,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天然气将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角色。在业内人士看来,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前景主要取决于能源安全的考量和转型进程的挑战。天然气将助力终端工业部门快速降碳,也支撑可再生电力的长期发展。液化天然气需求和供应成本长期均看涨,远期市场发展主要受新管道气进口项目影响。
随着净零排放的推进,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正在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
当前,全球对天然气的需求均处在上升阶段。《LNG前景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LNG贸易量达到4.04亿吨,高于2022年的3.97亿吨。LNG供应紧张限制了其贸易量的增长,同时其价格和价格波动均保持在历史平均水平以上。尽管全球部分区域的天然气需求已经达峰,但全球总需求量将持续攀升。根据最新的行业预估显示,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量将达到每年6.25亿至6.85亿吨左右。
据业内人士判断,虽然欧洲天然气危机短期冲击全球能源市场,但难以颠覆天然气“桥梁能源”的定位和需要。
记者注意到,2022年,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骤降之后,2023年,LNG继续为保障欧洲能源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2023年欧洲天然气需求总体下降,但欧洲LNG进口量仍与2022年持平。
《LNG前景报告》中提到,与2021年年底至2022年的历史价格新高和前所未有的价格波动相比,2023年相对平衡的全球天然气市场有助于降低和稳定欧洲和东亚主要进口地区的天然气价格。然而,2023年的天然气价格和波动性仍明显高于2017年至2020年期间的运行价位。尽管2023年全球市场供应充足,但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供应不足以及2022年LNG供应增长有限,这意味着全球天然气市场在结构上仍然趋紧。
近日,彭博社援引卡塔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Sherida Al-Kaabi的发言称,卡塔尔能源公司还可能签署额外的协议,欢迎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将在北油田(North Field)扩大产能的合资企业。
据了解,卡塔尔能源公司预计将与欧洲和亚洲买家宣布新的LNG供应协议,该公司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的LNG管输能力扩张。
同时,对于东南亚市场而言,据《LNG前景报告》预计,2030年后,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本国天然气产量下降将会推动其对LNG需求的激增,因为这些经济体越来越需要大量天然气以供其燃气发电厂或工业使用。然而,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需要对天然气进口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
此外,《LNG前景报告》显示,在可再生能源占发电结构较高比例的国家中,天然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然气作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良好补充,提供了短期灵活性并保障了长期供应安全。
聚焦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工业领域煤改气步伐的加快,全球石油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个庞大的LNG市场。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达7132万吨,同比增长12.6%。同时,2023年中国再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
壳牌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Steve Hill表示:“中国的工业领域正在寻求通过从使用煤炭转向天然气来减少碳排放,因此可能会在2030年前主导全球LNG需求增长。”
近年来,俄乌冲突以及巴以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局势的复杂程度,面对当今的世界格局,从保障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国产气是支撑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稳固基石。
据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能源展望》”)预计,为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安全,国内天然气产量在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与天然气需求峰值期接近,峰值规模3100亿立方米左右,到2060年仍然可能在250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平。由此判断,天然气总进口量峰值大概率在3000亿立方米以内。
同时,《中国能源展望》指出,若能源总体安全约束更强,化石能源将不会很快被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替代,天然气消费将在协调发展情景基础上整体上升。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将于2040年前后达峰,峰值约61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的比例近13%;到2060年仍有约40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的比例约9%。
近年来,全球石化巨头在LNG领域与我国的合作正在不断深化。
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其最大的出口市场便是中国。记者从中国石化方面了解到,2023年11月,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卡塔尔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二期(NFS)一体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300万吨LNG,为期27年;并向中国石化转让其合资公司5%股权(折合NFS项目1.875%股权)。这是双方签署的第三个LNG长期购销协议,也是继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一期后双方达成的第二个一体化合作项目。
2023年6月,中国石油和卡塔尔能源公司在多哈签署协议,规定卡塔尔方面每年向中国石油交付400万吨LNG,为期27年。此外,中国石油将以持股形式参与卡塔尔北方气田扩容(东部)项目(NFE)。
同时,作为全球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也在加码中国市场。2021年,道达尔能源与申能集团签署了约束性合作协议,每年将向其供应140万吨LNG,并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LNG销售。2020年,道达尔能源与中国海油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际LNG线上交易系统达成该平台首单交易,积极拥抱LNG贸易数字化。
道达尔能源方面表示,中国天然气中游基础设施的改革目标之一是向第三方公平开放,这将给更多的天然气下游参与者提供机会。在此背景下,道达尔能源不仅在中国拓展LNG进口业务,还计划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开展更密切的合作,通过增加天然气在生产中的占比来降低能源产品碳强度。作为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运营商,道达尔能源每年向中国供应超过500万吨LNG。
此外,马石油是当前中国第三大LNG供应商。马石油方面表示,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马来西亚生效以来,公司积极聚焦中国市场,为中马两国能源合作寻找更多机会。
记者了解到,2023年年初,马石油与老虎燃气达成LNG加注业务合作,老虎燃气由此成为马石油LNG加注业务首位中国客户。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