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2022年4月

2022年 5月 1日
作者:哈纳斯

一、《202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4月12日,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编纂的《202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简称《行业报告》)在京正式发布。

《行业报告》指出,202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的主基调为恢复与转型,2022年这一主基调仍将延续。

《行业报告》显示,国际方面,2021年,石油市场明显恢复,布伦特原油均价大幅涨至70.95美元/桶,涨幅为64.18%;同期,全球天然气三大市场价格暴增,欧洲、亚洲和美国气价增幅分别为397%、280%和93%。国内方面,2021年,石油表观消费量呈现近年来少见的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降至72.2%;同期,天然气消费增长12%,对外依存度升至46%。2021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加大,实现了油气产储量持续双增,原油产量增长超过2%,达1.99亿吨;天然气产量首破2000亿立方米。此外,国内炼油和乙烯生产能力均得到较快增长。

《行业报告》预测,2022年受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市场恐慌情绪上升影响,国际油价将高位震荡,不排除短期油价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可能性;受俄乌关系影响,预计俄气西进入欧受阻,大概率将东流亚洲,美国LNG将填补欧洲空缺,从而改变全球贸易流向,欧亚气价仍将延续大幅增长态势。国内方面,预计2022年国内石油消费增长由负转正,对外依存度将再次恢复增长,而天然气消费增速则放缓。2022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炼油能力仍将延续加快发展态势,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和乙烯生产国,但炼油能力过剩将制约我国炼化行业有效发展。


二、我国主干天然气管道向更多市场主体开放

日前,国家管网集团发布《2022年天然气管道管输服务集中受理工作公告》,标志着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首次天然气管输服务集中受理分配工作圆满结束。

据悉,此次集中受理共达成天然气管输服务合同119亿立方米,服务需求满足率达93%,对于激发“X+1+X”油气市场体系中上下游“X”的活力,推动天然气资源供应及销售多元化,提升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管网集团相关市场营销人员表示,输气能力分配规则是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在役天然气管道剩余管容,不仅优化了国内天然气管道管容资源配置,还进一步提高了管网的公平开放程度。我们也在努力将天然气管网打造成高效、共享、 公平、开放的基础设施平台。”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三、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开建

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工程项目近日正式开工。渤中19—6凝析气田于2019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被发现,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2000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超1.49亿立方米,是目前中国东部最大的凝析气田,气田全部投产后可供百万人口城市使用上百年。

据介绍,该项目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承建,一期计划在青岛、天津两地三处场地新建8个结构单体,包括1座中心平台、3座无人井口平台和4座导管架。陆地建造钢材结构加工量预计达3.2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的钢结构重量;铺设8条海底管道和3条海底海缆,总长约150公里。

渤中19—6凝析气田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已于2020年10月投产,截至目前实现高峰日产天然气100万立方米、凝析油950立方米。

“一期项目将首次采用循环注气开发方案和深度脱水TEG(三甘醇脱水)系统,设计敷设53兆帕超高压天然气注气海管,多项突破将填补国内海上油田开发技术空白。”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副总经理郝宝齐介绍,按照计划,一期项目将于今年11月开钻,2023年投产,投产后将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更加安全、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

来源:科技日报

四、欧洲“外援”心有余力不足,美国天然气出口热潮正在降温

尽管面临历史性机遇,美国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前景依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受俄乌冲突影响,欧盟正试图摆脱对俄天然气依赖。这使得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产业迎来历史性机遇,包括Cheniere Energy在内的LNG出口商股价持续上涨。但美国LNG项目依然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产能瓶颈、欧洲碳排放限制及建筑成本的上升都在影响美国LNG项目的实际推进。

在产能方面,虽然美欧已达成保证能源安全的重磅协议。但美国大部分液化天然气产能已被亚洲国家的长期合约锁定,近700亿立方米的新产能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投产。

欧洲的碳排放愿景则影响双方LNG长期合同的签订。考虑到建筑成本及投产日期,LNG供应商通常必须与客户签订长达20年或更长时间的购买协议(至少涵盖80%的产能),以降低项目风险。      

但考虑到欧盟在长期内摆脱化石燃料的政策目标,作为会排放碳和甲烷、对环保有负面影响的能源,欧洲国家目前试图回避长期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相关企业对和美国企业签为期十年或二十年的LNG的供应合同兴趣不大。     

美国LNG开发商目前试图通过碳捕获技术来降低碳排放,降低欧洲客户的担忧。但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液化天然气专家Nikos Tsafos直言,欧洲的LNG长期需求仍不确定:欧洲的大客户想要液化天然气,但你不太确定能持续多久。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会试图非常迅速地完全退出天然气业务。

在项目成本方面,由于钢材等核心材料价格上涨,美国LNG项目投产所需资金在过去2年已经翻倍,每百万吨液化天然气所需资金已从之前的5亿美元飙涨到目前的近10亿美元。这也加大美欧达成长期协议的难度,增加美国LNG项目的不确定性。

来源:华尔街见闻


五、俄乌冲突致国际气价高位震荡,对中国天然气市场影响几何

据金联创观察,俄乌冲突导致国际气价高位震荡,进而导致中国LNG现货进口量减少,且据悉部分中石化、中海油等的长协资源亦转售至欧洲,因此3月中国LNG到船量整体偏少。据金联创船期数据显示,3月中国LNG进口量约为490.4万吨,较2月增加0.8%,同比减少12%。

另外,3月中国自俄罗斯LNG进口量26.2万吨,占LNG进口总量的5%,低于2月的8.2%,但高于去年同期的3.3%。

进口LNG成本攀升,国产LNG不断”侵蚀”海气市场

据金联创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3月中国LNG接收站槽批出站均价8817元/吨,较2月的6760元/吨上涨30.4%,是2021年3月均价的2.7倍。中国LNG液厂出厂均价7887元/吨,较2月的6367元/吨上涨23.9%,是2021年3月均价的2.2倍。

另外,受进口LNG槽批价格高企影响,国产LNG销售半径扩大,持续”侵蚀”进口LNG市场,国产LNG供应量在中国LNG液态总量的贡献率不断攀升。

据金联创3月25日槽批统计数据,接收站LNG槽批量仅795车,同比减少77%,且进口LNG槽批量在中国LNG液态供应总量中的占比为2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0%。

疫情叠加高气价,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增速明显下滑

中国疫情形势严峻,各地疫情防控升级,导致经济活动减弱,物流运输减少、部分工厂甚至停工。同时高气价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加大,部分企业无奈选择降低开工负荷。

金联创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2月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637亿方,同比增长1.9%。其中1月表观消费量346.6亿方,同比增长1.66%,2月表观消费量290.4亿方,同比增长2.23%,远低于2021年12.7%的增速水平。

受管线检修以及高气价持续影响,4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或继续保持低位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布消息称,3月29日至4月4日将对”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进行计划中的预防检修,这段时间将暂停输气。据悉,根据俄气公司与中石油之间的协议,每年春季和秋季要对设备和天然气管道系统进行两次预防检修。

金联创从接收站运营企业处获悉,4月LNG进口量或跟3月相当,LNG现货价格高企,企业采购现货资源意愿较低。

金联创分析,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2022年国际气价或将持续高位运行,受此影响,国内天然气量紧价高或将成为常态,2022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明显放缓。

来源:金联创天然气